會議室外的作為,決定了這個會要開多久!
日本亞馬遜評價4.5星好評!
向Google、摩根士丹利學習讓每場會議都有高效產出的關鍵鐵則!
作者發現就連在一流企業工作的友人,都不願意在會上議陳述自己的真實意見。
反正開會時上司只會拘泥在瑣碎的數字上、否定新的想法,另一方面同事則是不想被注意,完全不發言。
「全體一致」通過的決定事項,在會議結束的那刻起就會聽到此起彼落的牢騷,然而卻沒有任何人願意改變現狀。
為何會出現這種毫無建設性的會議呢?
作者認為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開會的「訣竅」,包括何時需要讓成員共享會議議程、如何消除無謂的會議等等。
會議需要一定的原則與機制。雖然很多人每天開會卻不懂開會的訣竅,所以才會造成這種滿腹牢騷卻無從改變的現況。
由國際頂尖人才培育專家親授!Google、摩根士丹利超高效會議術的5大鐵則:
◆鐵則1「會議目標」
會議目標只有四種:「決定」做出決策、「創造」提出想法、「傳達」共享資訊、「聯繫」建立團隊。
只有主題、漫無目標的會議只會流於形式。
確認會議目標,才能「反向設計」會議條件,清楚掌握產出成果!
◆鐵則2「會議進行」
遵循會議原則≠達成理想會議
原則只是支撐會議舞台的「骨架」,想要有好的舞台效果就必須重視溝通,所以需要「引導」。
◆鐵則3「會議引導」
當遇到下列常見幾種狀況,該怎麼做才能讓會議順利進行?
①是否該現在下結論嗎?→用庫尼文架構(Cynefinframework)得出共識
②重提舊話題→六頂帽子思考法(Sixthinkinghats)
③避免有人未執行交辦工作→會議總結時,確認每個人下次開會前必須準備好的工作,並確實獲得「回覆」
引導技巧不易被AI所取代,不僅能在會議中發揮影響力,也是領導者不可或缺的能力。
會議引導者必須在事前準備就開始鋪陳,並要會掌控會議流程、發言時間、會議氛圍……等。
◆鐵則4「事前溝通」
一場優質的會議,背後需要充分的「事前準備」。
正式開會才把資料丟出來,並無法有效利用團隊集體智慧。
做好事前溝通→成員獲得充分資訊、做好心理準備、騰出時間思考→最佳解決方案GET!
◆鐵則5「打造團隊」
Google耗時5年的「亞里斯多德計畫」研究指出,「心理安全感」對團隊生產性有很大的影響。
要讓鐵則1~4發揮最大功效,就需要建立「團隊心理安全感」,也就是彼此之間無所顧慮可以說出想法的狀態。
人不是機器,是有感情的生物,因此需要處理情緒的方法。
本章將聚焦於情緒,教你如何為團隊建構心理安全感。
▌讀者評論▌
滿分★★★★★/讀者mi
推薦給公司管理層閱讀。
從打造團隊心理安全感、會議停滯不前時的建設性思考、到如何控制糾葛等等,我覺得對想學習會議引導技能的人來說是一本淺顯易懂,初學者也能輕鬆閱讀的書。
滿分★★★★★/讀者銀波
簡直就是我們公司的寫照!
最先浮現在我腦海裡的感想是「希望彼優特先生能來我們公司~」(笑)
會議進行、引導等都讓我上了一課,但對我來說最需要的是最後一章的「『打造團隊』的鐵則:『安心感』才是最強的戰略」。
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好,希望我們公司也能慢慢成為一間提供友善工作環境的公司~